年味

2021-02-18 14:51:01        来源:曹一村智慧便民服务平台

年味


  年味,即是年俗的味道,约定俗成。过年是传统,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,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。

  贴春联,是最流传最广泛的年味。春联,起源于桃符(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),宋代,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,叫“春贴纸”。明代时桃符才改称“春联”。清代《燕京时岁记》上说:“春联者,即桃符也。”贴福字、贴窗花、贴年画、贴挂千,这些都具有祈福、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。

金牛开出丰收景

喜鹊衔来幸福春

新春祥和

开门纳福,牛年大吉!

红梅含苞傲冬雪

绿柳吐絮迎新春

大地回春

漫天酥雨泽万物

连夜春风暖千家

喜迎新春

欢声笑语贺新春

齐聚一堂迎丰年

家和业盛

福气满满

骏马扬蹄奔富路

大鹏展翅舞长空

时来运转

曹一村的两位老人在贴春联,满怀虔诚,一丝不苟。

  福娃报春:一个一岁半的顽童踮起脚尖,努力向上,试图打开一扇贴着福字的门。这种憨态可掬的模样,不正是你要找寻的年味吗?

  拜年也是印记在脑海里、挥之不去的年味。 拜年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年节文化传统,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,是人们辞旧迎新、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。初二、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,相互拜年,道贺祝福,说些恭贺新喜、恭喜发财、恭喜、过年好等话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。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、互贺新年,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。

 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提倡网络拜年,不聚集、不串门,居家过年。

  曹一村两委成员以身示范,大年初一,早早来到疫情防控值班点做义务宣传员。

  文体广场电子大屏滚动播放《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》,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引导村民打开特殊时期正确的过年方式。

戴口罩,福星高照;不串门,福气临门!

  五名曳步舞爱好者,在广场上主动散开,随着欢快的节奏,尽情舞蹈,跳出了新时代文明新颖、活泼健康的年味。

01:04

  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孩子是家庭之希望,祖国之未来,一名可爱的小女孩,在大年初一,通过微信用抖音突破疫情防线,向长辈们拜年!

00:14

一年守岁尽,

万里人未归。

微信传祝福,

捷报入柴门。

  远在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儿子和战友们,向祖国和人民致以新年的祝福:“忠诚履行使命,维护世界和平。请祖国放心,请人民放心,我们坚决完成好维和任务。祝伟大祖国,繁荣昌盛!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,幸福安康!”声音铿锵有力,目光勇敢坚毅,显示了中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。

00:32

  年味没有因疫情来袭而消失,却因人间大爱、世间至情而愈加浓烈。待阴霾散尽,呈现在你眼前的定是一番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勃的景象!

更新于 02-14
打开美篇,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
投稿人  刘庆章